南阳市风险监测预警 第六期

时间:2025-04-11 来源:


11至12日我市有大风降温天气风险预警


一、近期天气信息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经会商研判,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预计4月11日至12日我市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请注意及时防范

大风:11至12日,我市有4到5级偏北风,阵风8到9级。

强对流:11日,我市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降温:12日我市最高气温降至18到20℃,较前期下降8到10℃。13日起气温快速回升


二、具体天气预报

4月9日(5级多云到阴天,有零星小雨,偏西风转偏北风3级左右,阵风5~6级,14~26℃,空气相对湿度40%~80%。

4月10日(5级晴天到多云,偏南风3~4级,阵风5~6级,14~28℃,空气相对湿度20%~62%。

4月11日(4级阴天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偏北风4~5级,阵风8~9级,12~26℃,空气相对湿度35%~80%。

4月12日(5级晴天间多云,西北风4~5级,阵风8~9级,9~19℃,空气相对湿度25%~55%。

4月13日(5级晴天间多云,偏西风3~4级,阵风5~6级,13~28℃,空气相对湿度25%~58%。

4月14日(5级晴天转多云,西北风2~3级,阵风4~5级,14~30℃,空气相对湿度18%~45%。

4月15日(5级云转晴天,偏南风3~4级,阵风5~6级,16~26℃,空气相对湿度18%~50%

图1 2025年4月9日~4月15日南阳市最高气温(红)、最低气温(蓝)预报图

图2 2025年4月9日~4月15日南阳市极大风速(红)、平均风速(蓝)预报图


三、防范措施建议

安防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一)全面压实责任。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意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周密部署防范措施,提前做好应对大风降温天气对各领域影响的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加强监测预警。气象部门要密切跟踪天气变化趋势,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精准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公共媒体、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多渠道滚动发布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公众做好防护准备。各主要涉灾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和会商研判,做好重点区域、关键时段的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牢牢把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三)做好重点领域防范工作。公安、交通部门要增加路面执勤警力,加强对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管控,强化交通安全宣传,及时发布大风天气行车安全风险提示,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加强对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等重点车辆的监管,确保车辆安全行驶。同时,做好恶劣天气下交通拥堵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准备,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住建、城管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在大风来临前对脚手架、塔吊、升降机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大风期间停止高空、露天和水上作业,妥善安置施工材料和设备,防止发生坠落、坍塌事故。加强对城市户外广告牌、路灯、电线杆等市政设施的巡查,及时修复或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指导居民和商户加固门窗、围板、棚架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对可能倒伏折断的行道树进行加固或清理,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农业农村部门及时指导农户对设施农业和畜牧养殖大棚进行加固和防风处理,检查修复通风口、卷帘机等设备,确保大棚稳固。提醒农户做好农作物的防风措施,如对高秆作物进行培土、支撑等,减轻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渔业养殖的指导,督促养殖户做好养殖设施的防护和管理,及时转移养殖水产品,避免造成重大损失。林业部门要重点关注我市处于高温少雨阶段,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加之大风天气影响,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林业部门要严格管控火源,加强对林区、景区及周边区域的巡查力度,充分发挥护林员、网格员作用,及时制止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做好应急扑救准备,一旦发生火情,确保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加强对景区、公园、户外游乐场所的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景区内的临时建筑、照明设施、景观介绍牌、广告设施、室外游乐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大风天气期间,及时关闭易受大风影响的户外游乐项目,必要时关闭景区,并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景区关闭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行程。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宣传和引导,提醒游客在景区内注意防范高空坠物、树木倒伏等危险。电力、通信部门要加强电力、通信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巡检力度,及时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对电线杆、铁塔、线缆等设施进行加固,防止因大风导致线路故障。做好应急抢修准备工作,确保在发生电力、通信中断时能够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保障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正常用电、通信需求。卫生健康部门要针对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的特点,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防治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的应急准备,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能够及时救治因灾受伤人员和突发疾病患者。

(三)重点关注个人安全。大风天气期间,广大市民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需外出,要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和大树,避免在危险区域停留。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花盆、晾晒衣物等,将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固紧。关好门窗,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关闭连接室外的煤气、天然气阀门,防止发生意外。户外作业人员要立即停止露天、高空作业和水上活动,迅速到安全场所躲避。同时,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预防感冒,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等体弱人群尤其要做好防护措施。

(四)加强值班值守。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加强对灾情、险情的监测和收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上报,并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各应急救援队伍要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应急备战准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