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八条措施推动化工园区安全创建提升
为全面提升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确保按时完成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创建目标,市应急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施策,创新监管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制定了8条措施,推动化工园区安全创建。
一是厘清安全监管责任。针对县(区)应急局与化工园区安全监管专职机构职责不清,存在“都管都不管”的现象,首先厘清县(区)局与化工园区安全监管责任。开发区安防办履行县(区)级应急局职责,做好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专职实体化运行,配备人数与实际相符的化工专业背景的日常监管人员,专职做好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两个园区针对管理机构在机构编制、人员组成上进行了调整。
二是建立专家查隐患机制。针对园区监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实际,建立专家查隐患机制。化工园区聘请不少于2名具有化工专业职称的市级以上专家,与专家签订服务协议,长期对全区化工企业开展周期性全覆盖检查。原则上每季度要对全区化工企业排查一遍,特殊时间节点重点检查,并对上一次发现的问题隐患整改情况验收一遍。
三是化工园区监管要与全区打非治违相结合。针对日常检查合法企业较多,对非法违法“小化工”“黑窝点”查处打击力度不足的情况,将化工园区日常监管与全区打非治违相结合。区安防办督促乡(镇、街道)落实年度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发挥区、乡(镇、街道)、村、组网格化管理作用,督促落实村(组)每周排查上报、乡(镇、街道)每月排查打击非法违法“小化工”、烟花爆竹工作,区每月汇总上报一次,并定期研判通报。
四是定期组织人员培训教育。针对部分企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学历较低、专业性不强的实际,强化人员培训教育。利用园区聘请专家,每季度至少对园区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专职管理人员开展一次工作培训。要求于5月初在两个园区集中开展一次事故警示教育,以近年来本区事故为教材,对事故进行复盘剖析,深刻汲取事故发生的原因教训,坚决遏制事故发生。
五是保持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常态化。针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较高,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力度不够的情况,持续组织化工企业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对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排查清单模板,对所有化工企业集中开展一次重大事故隐患排查内容、标准、方法培训,规范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对隐患整改实施闭环管理。
六是化工园区推动企业内部举报奖励落实。针对企业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普通员工排查问题隐患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组织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举报奖励制度。企业设立专门奖励资金,对企业内部员工发现排查的隐患,要区分隐患风险等级,对员工实施奖励,激发企业员工自查自纠的积极性。
七是实行月报告制度。是针对化工园区创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工作进度缓慢,创建工作堵点难点不掌握的情况,要求两个县区每月底上报一次当月化工园区安全生产工作专报。内容包括需市级协调解决的困难问题、当月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D级园区创建进展情况、需要上报市局执法的案件线索等。
八是实行市、县(区)、园区联合检查制度。针对园区人员执法检查专业水平不高,工作推进力度不够的情况。市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每季度至少与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机构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并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研判会,对违法案件线索立案调查,依法打击处理。
下一步,我局将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持续开展帮扶指导,巩固长效机制,确保化工园区年底前完成较低安全风险(D级)等级园区创建任务,为南阳市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急贡献。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