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风险监测预警 第27期

时间:2025-07-08 来源:


8日至17日强对流天气预警


一、预警信息

受低槽东移和台风“丹娜丝”外围云系共同影响,7月8日至12日,南阳市将出现持续分散性阵雨、雷阵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50-80mm/h)、雷暴大风(7-11级)、冰雹等强对流天气;13日至17日,全市转为晴天间多云,气温逐步升高,最高气温可达37-39℃,但前期强对流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仍需警惕。

其中,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等西部县区因地处山区,受台风外围云系和地形抬升影响,强对流天气影响更为显著,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雷暴大风和冰雹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威胁较大,需高度重视;南召县、方城县、镇平县、卧龙区、宛城区、社旗县、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等其他县区也将受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影响,面临内涝、设施受损、作物受灾等风险,需加强防范。

2、 具体天气预报

7月8日 上午晴天转多云,西部、北部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27~34℃东北风3~4级

7月8日 下午多云,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西部、南部局部中雨或大雨35~31℃东北风3~4级

7月8日 夜里多云,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西部局部中雨26~30℃东北风3~4级

7月9日 多云间阴天,有阵雨、雷阵雨27~34℃东北风3~4级

7月10日 多云间阴天,有阵雨、雷阵雨26~35℃东北风3~4级

7月11日 阴天,有分散性阵雨、雷阵雨27~34℃东北风3~4级

7月12日 多云到晴天,西北部局部有阵雨、雷阵雨26~35℃东北风2~3级

7月13日 晴天间多云27~37℃偏北风2~3级

7月14日 晴天间多云27~38℃偏南风2~3级

7月15日 晴天到多云28~39℃偏南风3~4级

7月16日 多云转阴天28~38℃偏东风2~3级

7月17日 晴天间多云29~39℃偏北风2~3级

台风快讯: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其中心早晨5点钟位于距离浙江省温岭市东偏南方向约105公里,就是北纬27.9度、东经122.3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50公里。预计,“丹娜丝”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强度维持或略有加强;将于8日下午到夜间在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再次登陆(9~10级,23~28米/秒,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登陆后将转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外围云系自8日起持续影响我市。

、防范措施建议

安防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一)强化分级预警与协同应对。气象部门持续监测台风“丹娜丝”外围云系及本地天气动态,加密对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等西部县区的预警频次,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应急广播等渠道精准推送预警信息。各县(区)立即启动应急联动机制,西部三县重点针对山洪、地质灾害开展专项会商,其他县区聚焦内涝、设施安全等风险细化方案,确保信息互通、措施联动。

(二)积极报送风险隐患信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以及“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等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依据《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应急厅〔2021〕6号)、《河南省灾害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成功避险避灾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通知要求,动员各地灾害信息员与网格员对本地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及时通过“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系统”上报相关信息。各级协调员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早处置,竭力将风险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要完善激励机制,对于积极投身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工作、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各地应及时向本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业务部门呈报,给予信息报送员、联络员或协调员等相关人员适时奖励。

(三)重点领域安全管控。针对全市特别是西部三县(西峡、淅川、内乡),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密山区滑坡、泥石流隐患点巡查,设置警示标识,必要时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住建部门要加强对建筑工地的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停止高空作业和户外施工作业,加固塔吊、脚手架、围挡等设施,清理工地排水通道,防止雨水积聚引发基坑坍塌;城管部门要对城区广告牌、路灯杆、行道树等进行全面排查,拆除松动设施,修剪枯枝危树;水利部门要密切监测水库、河道水位,加强险工险段巡查,提前预置防汛物资和抢险力量;公安、交通部门要针对降雨时段制定交通疏导预案,加强对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山区道路的巡查,及时处置积水、落石等险情,在易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必要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督促客运企业合理调整班次,提醒驾驶员注意降低车速、保持车距,防范因视线不清和路面湿滑引发交通事故;文旅部门要加强对涉山涉水景区的安全管理,视情关闭山区景区(尤其西部三县),劝返或转移危险区域游客,指导景区制定游客疏散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撤离;应急管理部门要督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等企业落实防雷、防静电措施,检查厂区排水系统和边坡稳定性,要求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严禁在强对流天气期间进行露天动火作业和有限空间作业。农业农村部门指导农户加固果树、蔬菜大棚,减少冰雹损失;电力部门巡查输电线路,防止雷击、大风导致跳闸;民政部门排查养老机构安全,开放应急避难场所。

(四)公众自我防护指引。减少户外活动,尤其避免前往山区、河道、低洼地带、广告牌下等危险区域。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群众需特别注意,远离陡坡、沟谷,遇山洪、滑坡立即向高处转移;驾车避开山区道路,遇暴雨就近停靠安全地带。居家时关闭门窗,加固阳台搁置物,检查电路、燃气安全。后期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适时补充水分。

(五)值班值守与应急处置。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西部三县加密值班力量,确保突发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应急救援队伍前置西部山区及低洼区域,备足排水泵、救生衣、应急照明等物资,确保快速响应。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