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高温天气户外作业人员防暑降温的工作提示
各县(市、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市安委有关成员单位:
近期,我市迎来极端性高温天气,多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局地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对户外作业人员健康和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为切实保障户外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做好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提示如下:
一、科学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
住建、城管、交通、水利、邮政管理、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强化监督指导,督促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外卖配送、快递物流、旅游服务等用人单位严格执行《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要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立即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露天作业累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严禁安排室外露天作业,缩短连续作业时长;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户外作业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安排加班;严禁安排怀孕女职工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户外作业及33℃以上室内场所作业。
二、严格落实高温津贴发放政策
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省、市关于高温作业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相关规定,督促用人单位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及时向户外作业人员足额发放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由用人单位负担,纳入工资总额,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和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用人单位不得因发放高温津贴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以防暑降温饮料、物品冲抵高温津贴。鼓励劳动者通过12333热线等渠道举报违规行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三、全面加强户外劳动保护措施
民政、住建、商务、交通、人防等部门要督促相关单位为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作业人员提供免费饮水、解暑药品、临时休息场所及手机充电等服务。工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鼓励平台企业对高温天气下接单的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给予适当补贴,采取高温等极端天气下延长配送时间等措施,保障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
四、强化防暑宣传与应急演练
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要督促用人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开展高温防护知识宣传、中暑急救技能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提高户外作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各单位高度重视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压实主体责任,细化落实措施,全力保障户外作业人员安全健康。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