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风险监测预警 第43期

时间:2025-09-17 来源:



17日至23日我市有较明显降水预警提示


一、近期天气信息

经与市气象局会商研判,受冷空气影响,9月17日至23日我市将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伴随风力较大、气温明显下降等特征。主要强降水时段集中在17日夜里至18日,过程累计降水量40-80毫米,局部地区可达100毫米以上,最大小时雨强20-30毫米。由于9月以来我市降水过程频繁、累计雨量大,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已饱和,此次持续阴雨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农田渍涝及城市积涝等次生灾害,同时将对秋作物收晒及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需重点防范。

二、具体天气预报

日期

天气现象

温度

风向风速




17日



下午


阴天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23~20℃


偏北风4级左右


夜里


阴天有小到中雨,西部局部大雨


20~14℃


偏北风4级左右


18日


阴天有小到中雨,西部、北部局部大雨


14~20℃


东北风4~5级

19日

小雨转阴天

14~21℃

东北风3~4级

20日

阴天转小雨

16~23℃

东北风3~4级

、防范应对措施

安防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一)强化监测预警与信息联动各级气象部门要严密监视雨带移动、降水强度及气温变化,启动实时监测机制,加密短时预报和预警信息发布频次,重点关注西部、北部山区强降水落区。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与气象、应急部门的联合会商,建立信息共享通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政务新媒体、通信推送等多平台,及时向公众传递预警信息、风险提示及防御指引,确保覆盖城乡各类人群。

(二)突出重点领域灾害防御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农户提前清理田间沟渠,做好排水防涝,防范农田渍涝;雨后加强秋作物病虫害监测与综合防治,降低高湿环境引发的灾害叠加影响;结合天气间隙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抢晴收晒花生、玉米等作物,防范发芽霉变风险。水利部门要加大水库、河道险工险段巡查力度,实时监测水位变化,科学调度蓄水,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密切关注中小河流洪水风险,提前预置抢险物资和队伍。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密西部、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前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险。城管、住建部门要全面排查城市积水点、地下空间、桥涵、在建工程及老旧小区,预置排涝设备;督促建筑工地暂停高空、吊装等危险作业,加固户外广告牌、棚架等设施,严防坠落、坍塌事故;对受涝威胁区域及时组织人员转移。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道路、桥梁、涵洞等事故易发路段巡查,重点管控农村公路及积水路段,设置警示标识,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防范降水及夜间大雾引发的视线不良风险。文旅部门督促景区暂停危险区域运营,引导游客紧急避险,必要时关闭涉山涉水景区并疏散游客。

(三)做好应急准备与民生保障各级应急、水利、交通等部门要备足沙袋、水泵、救生器材等防汛抢险物资,在山区、城区低洼处等重点风险区域靠前布防救援队伍,确保险情发生后快速响应、有效处置。民政部门要加强敬老院、救助机构巡查,重点保障老人、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教育部门视情指导学校调整教学安排,暂停户外活动,通过错峰接送、调整上下学时间等方式保障师生安全。提醒公众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蹚水行走,远离高压线、大树、危房及易倒伏物体;电动车充电前检查线路,防止短路起火;居家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室外物品,遇紧急情况及时拨打110、119、12345等求助电话。

(四)严格值班值守与信息报送各地、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讯联络畅通。加强险情、灾情监测报告,一旦发生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抢险救援,并按规定程序上报信息,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责任编辑: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