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风险监测预警 第46期(近期连续阴雨天气预警提示)
近期连续阴雨天气预警提示
9月份以来,我市大部地区持续出现连阴雨天气,部分区域已发生洪涝灾害,导致水稻、玉米、花生等在田秋作物不同程度减产,群众种植收益受损。经与市气象局会商研判,未来一段时间(10月11日-20日)我市仍将维持阴雨天气,伴随风力增强、气温明显下降,土壤含水量已处于饱和状态,秋作物生长收晒、灾情防控面临多重风险。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现发布预警提示如下:
一、近期天气
受冷空气持续影响,10月11日-20日我市以阴雨天气为主,其中12日、17~19日全市东北风4~5级,阵风7级左右,气温较前期下降4-6℃,过程累计降水量20-40毫米,西部、北部山区局部可达50毫米以上。持续阴雨将进一步加重农田湿涝,叠加低温环境,易导致未收割秋作物倒伏、发芽霉变,已收割作物晾晒受阻,同时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加剧灾情影响。
二、具体天气预报
日期 | 天气现象 | 温度 | 风向风速 | |||||||
10月11日 | 上午 |
| 14~16℃ | 东北风3级左右 | ||||||
下午 |
| 17~15℃ | 东北风3级左右 | |||||||
夜里 |
| 15~13℃ | 东北风3~4级 | |||||||
10月12日 |
| 13~16℃ | 东北风4~5级 | |||||||
10月13日 |
| 12~16℃ | 偏北风2~3级 | |||||||
10月14日 |
| 12~22℃ | 偏东风2~3级 | |||||||
10月15日 |
| 13~23℃ | 偏北风2~3级 | |||||||
10月16日 |
| 14~24℃ | 东北风3~4级 | |||||||
10月17日 |
| 12~19℃ | 东北风4~5级 | |||||||
10月18日 |
| 10~19℃ | 东北风4~5级 | |||||||
日期 | 天气现象 | 温度 | 风向风速 | |||||||
17日 | 下午 | 阴天有小雨或零星小雨 | 23~20℃ | 偏北风4级左右 | ||||||
夜里 | 阴天有小到中雨,西部局部大雨 | 20~14℃ | 偏北风4级左右 | |||||||
18日 | 阴天有小到中雨,西部、北部局部大雨 | 14~20℃ | 东北风4~5级 | |||||||
19日 | 小雨转阴天 | 14~21℃ | 东北风3~4级 | |||||||
20日 | 阴天转小雨 | 16~23℃ | 东北风3~4级 |
三、防范应对措施
市安防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一)全力做好秋作物抢收抢晒与田间管理。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指导农户抓住降雨间隙,组织收割机、人工等力量,优先抢收倒伏、受涝严重的秋作物,避免作物长时间浸泡导致绝收;二是协调烘干设备、晾晒场地,对已收割作物采取“烘干+通风存储”相结合的方式,防止发芽霉变,减少产后损失;三是加强田间排水,组织农户清理沟渠、疏通排水管道,降低农田积水水位,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对未倒伏作物及时喷施抗逆性药剂,缓解低温湿涝影响。
(二)全面开展灾情排查与数据统计上报。各县(区)、乡镇要立即启动灾情排查统计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排查范围,覆盖所有受连阴雨影响的行政村,重点排查低洼地块、洪涝灾害发生区域的农户,精准统计受灾人口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分作物类型统计受灾、成灾、绝收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分作物损失、农业设施损失等);二是聚焦特殊群体,重点排查受灾人口中因秋作物严重受损(如绝收、减产80%以上)导致收入锐减、当前正常生活面临困难的家庭,逐一登记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困难类型、救助需求等);三是严格上报时限,各县(区)需于每日16时前将当日灾情排查统计结果(含紧急生活救助人口数据)报送市应急管理局,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三)强化次生灾害防控与民生保障。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筑牢安全防线:一是水利部门加强水库、河道巡查,科学调度蓄水,严禁超汛限水位运行,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对沿岸农田、村庄的威胁;二是自然资源部门加密西部、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提前组织受威胁区域群众转移,避免灾情叠加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三是城管、住建部门排查城市积水点、老旧小区排水情况,防止内涝影响群众生活;四是教育部门指导学校根据天气调整户外活动,交通部门加强道路巡查,设置积水路段警示标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四)压实工作责任和严格值班值守。各县(区)安防委、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连阴雨灾情防控工作,将其作为当前重点任务,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畅通。气象部门要加密天气监测和预报频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应急、农业、民政等部门要建立每日会商机制,共享灾情、天气、救助等信息,形成工作合力。